主题/话题 | 中国人用来洗脑最常用的10句话,看下你会说那几句 |
房旅会员 | 发表于 2015-01-05 16:21:00 查看:3653 回复: 2 | 楼主 | ||
被洗脑的中国人常用的10句话 2015-01-05 10:19:36 来源: 千趣 有139人参与
NO.1 你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适用人群:
这句话对有一种人是管用的,那就是一天到晚只会嫌别人做的不好,似乎全天下都欠了他从来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问题的人。特别是那种试图让全世界都按照他们的方式运转的人。
只可惜,越是这种人,喊“改变自己”喊得越响,他们是在要求别人改变来适应他们的固执。
奴性潜台词:
改变有很多种,但是一大部分喜欢用这句话给别人洗脑的人,强调的总是让人变得柔顺的那一面。遇到了矛盾,要求你先理解体谅,先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是“只能”这样做,他们会反复地强调你“只能”这样做,甚至把某些不该你承担的责任,推到你的头上。
破解:
凭什么不能改变别人,就要改变自己?需要改变的是对付别人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原则。改变有很多种,比如有人天天抽你,你改变不了这个人,但是你可以选择1.抽他2.离他远点,他要是继续缠着不放,抽他3.调整心态继续忍耐。
如果抽的够狠,未必不能改变别人。
NO.2 社会就是这样,你又不能改变社会,只能适应
适用人群:
只埋怨社会不公平,世界不公平,没有好机遇而自己完全不努力的人。把自己的loser全部归于社会的不公平,全部归于“没赶上好时候”,成天怀念所谓的“从前人们多么多么有道德”。
奴性潜台词:
这句话听得最多的是在上学的时候——“现在中国就是应试教育,你又当不了教育部长,不能改变,你就只能适应”,毕业了,他们会用这句话来扼杀梦想,“你想的多好多好,但现实是这样,你只能适应”。
用这句话洗脑的用意在于——我们可以承认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你们能怎么样,你们没有力量挑战社会大趋势的权威,就不要指责社会大趋势的不合理了,社会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所以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堵嘴,凡是对某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社会弊端有自己的批评,往往会遭到这句话的堵嘴攻击。
破解:
先不讨论人能不能改变社会,这没啥可论的,就先承认如我等草民是没有能力移山填海,这句话仍然浑身破绽。
社会就是“这样”,就是哪样呢?你只能适应?适应哪种趋势呢?洗脑者口中的社会现实是否就是真正的社会现状?
例如最常见的“公务员至上”的择业观,即使是目前这确实是一种趋势,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再比如现在的婚恋观,在某些人那里变成了完全的物质交换。这些所谓的趋势,并非不可改变的洪流,它们看似气势汹汹,其实其中包含很多被放大的焦虑。如这类现象,你或无法改变,也不必非要“适应”。
再退一步,适应,是否就等于随波逐流?无奈的事,不合理的事有很多,就像郭嘉的教育,我们不是教育部长,是不是就应该对不合理之处避之不谈?甚至认为那就是合理的?或者是不是把自己弄成一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这才叫适应?
即使不能改变社会,我们总有保持清醒的权利,在这个神奇的年代,茫茫然随大流,怎么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NO.3 不要抱怨,抱怨又解决不了问题
适用人群:
极端消极,除了抱怨什么都不做的一少部分人。为了抱怨而抱怨的人。
奴性潜台词:
与这句话类似的还有“有抱怨的时间不如去做blabla……”“有抱怨的时间你早就巴拉巴拉……”“有本事不要在这里抱怨,去巴拉巴拉……”。
事实上,说这些话的人有意无意忽略了一点,抱怨和抱怨是不一样的,“抱怨”对每个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被他们称作“抱怨”的情绪,细分起来能够分成很多种,他们会把对某些事物的攻击,求责、不满、批评全部划分进“抱怨”的行列,然后一棍子打死,这样能够化解很多指责和批评,当你批评的时候,说你是抱怨,一下子就可以把责任推到你的心态上。
同时,“解决问题”的说法,完全忽视世上有“心理问题”,只集中于“现实问题”,忽视人是有情感有悲喜的,完全把人看做一种木偶般的存在。
破解:
抱怨其实是一种不太受周围人欢迎的行为,特别是不能感同身受的人,他们会本能地逃避负面情绪,并且阻止他人愤怒情绪的表达。
对于统治者来说,被统治者的抱怨,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代表内心有怨气,有怨气就可能会有反抗。
甚至很多本意是善良的人,他们会简单认为,满脸笑容满口乐观语言的人,就一定是比正在抱怨的人快乐,从而站出来阻止抱怨,鼓励乐观。
事实上,抱怨的积极意义比想象中大得多,通过适当的抱怨发泄情绪,直面真实,明确责任,其意义有时甚至大于所谓“解决问题”。
至于对付某些圣母,我会直接告诉他——我这可不是在抱怨,我是在骂你。
NO.4 少抱怨,多感恩
适应人群:
天天在喊这些话的人,最需要这句话。
奴性潜台词:
又是一句生生被毁了的曾经有道理的话,毁掉这句话的,就是最推崇它的那一批人。
它越来越变成了强势对弱势的一种要求,这使它成为这十句话的奴性之首。
对领导,少抱怨多感恩。对社会,少抱怨多感恩。对国家,少抱怨多感恩。对老师,少抱怨多感恩。对父母,少抱怨多感恩。
上对下的要求,强对弱的要求。对别人提这样的要求,自己就可以少一点承担责任,少一点付出。
然后,弱势和弱势之间竟然也在互相说着——“咱们要少抱怨多感恩呀,这样才能活得快乐呀”。
甚至,把该怨的事说成恩,让你去感恩戴德,天朝这样的事还少吗?
破解:
就事论事
怨恨该怨恨的,感激该感激的。
锻炼自己区别这二者的能力
子曰过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NO.5 比起谁谁谁,你已经很幸福了
适用人群:
无,我从不认为幸福不幸福是比出来的
奴性潜台词:
他们总会找到比你更惨的人。来证明你“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目的是让你知足,知足,就不会提更多的要求,知足,就不会有太多的对他们的指责。
甚至,通过找一个比你过的惨的人,让你感觉产生误差,以为他们给你吃的苦还都是甜的。这是那些洗脑者的逻辑。
有比你惨的人,你就觉得自己幸福了,某种程度上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你嚼着窝头,回头一看还有吃不上饭的,你就觉得窝头啃着挺香,你不去想想怎么能让自己吃上白面?
你买不起鞋,回头一看还有人没有脚,你就满足了?你不去努力挣钱给自己买鞋?
这几年,劝人要知足的越来越多,鼓励人有追求的却越来越少。
破解: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幸福还是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不能因为世上断腿的人多,就不允许崴了脚的人哼哼。谢绝比较谁更惨,谢绝“你这样已经算是很幸福”。人幸福不幸福的标准是自己的,不是比较出来的。
尤其是不要在我郁闷的时候,再跑过来和我说你当年多惨多惨你现在这个算什么。
对他人的伤痛表示轻视,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再有人这样对你
抽他丫的
NO.6 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适用人群:
建议那些总是以此要求别人的人试试。
奴性潜规则:
用“凡事”取代就事论事,以偏概全,用一个“多”“少”的界定,直接混淆了黑白。要求你凡事对内归因,就象是这十句话的共同特点那样,是对对方错误的有意迁就和回避。矛盾的起因,该谁的就是谁的,如果要“多”找自己的,“少”找别人的,方式就只能是把别人的错误压在自己头上。
这一点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很多父母尤其喜欢把矛盾的责任全部推给孩子,把自己情绪的起因全部推给孩子。
一个人畏惧强权,不敢把原因归于真正的责任人,而是归结到自己身上,善良且可悲。
破解:
凡事向内归因,对心理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承担太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过错。如果形成了对内归因的习惯,外界的伤害会有翻倍加在你身上的后果。
不回避自己的责任,但“原因”该谁的就是谁的,我们没有“多”找自己原因的义务。
NO.7 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过的快乐一点?
适用人群:
我也不知道对哪些人才适用这一句……(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不走大脑地就说,自己不爽的时候却从来用不上,最极品的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发帖抱怨极品上司对她的欺压,下面回帖竟然说反正快乐不快乐都是一天,还是开心地过吧。我靠,你哪怕什么都不说呢,也比来这么一句好)
奴性潜台词:
这是极端麻木的一句话,很多人只是机械地重复它,自己却做不到,足以说明这是句脑残废话。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多数时候,快乐还是不快乐,是有原因的。闲着没事一直傻乐的,闲着没事一直不快乐的,少。
说这话的人,把人活着的每一天,描述成驴拉磨一样的僵化,“快乐也是拉一天磨,不快乐也是拉一天磨,为什么不快乐地拉磨呢”他们宣扬乐观,可他们本身对待生活的态度,却不是积极的,既然不能去死,那就混一天算一天。
回避不快乐的根源,这不是乐观,是麻木。 把这话变一下,就可以看出它的荒谬性
“生病也是一天,不生病也是一天,你干嘛非生病呢?”
用这话洗脑的人,正是强化你对人生的无能为力感,同时宣扬快乐至上,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一句快乐最重要,统统抹杀。
破解:
有病别傻乐了,吃药去吧
NO.8 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只是方式不对
适用人群:如果有人不分情况地对你说这个,揍他,然后把这句话送给他。
奴性潜台词:
只要目的是“为了你好”,任何方式你都要接受,甚至还要感恩。
但是,“为了你好”这件事是不能证明的,因为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做出的伤害,全部会用“方式不对”来掩饰。
这是流氓逻辑。
用这句话可以隔绝一切讲道理的可能性
所有的父母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的父母肯定是为了你好
父母在所有事上都是为了你好——所以在这件事上父母是为了你好
因为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接受
推论完成,结果是你要无条件接受父母的一切。
破解:
一个人,强调自己的父母是对自己好的,强调自己爱自己的父母,完全没有问题,值得支持。但他没有资格判断别人的父母是不是这样的。
更没有资格在一件他不了解的事情上,断言谁对谁错。
因为有部分父母,在很多事上是在“为孩子好”,就以此断言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是很脑残的。
即使是属于“真的好”的一部分,此言也不可取。
父母所追求的,是他们所认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认为的好。
方式不对,也应该为这份不对负责。
方式不对,子女也有权反抗。
以上都是废话,最想说的是——圣母退散。
NO.9 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这一句在逻辑上脆弱不堪的话,却是十句话中的大BOSS。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要推翻这条假设,仅需要一个反证即可。事实上,反证绝对不仅一个,只是多数圣母,对这些反证会选择无视。
或者干脆在“爱”的定义上做文章,把伤害说成是爱,是表达方式错了的爱。
所谓“表达”,需要有“内在”,没有“里”何来“表”,内心无爱,如何能表达出爱?
甚至当有的父母自己说出不爱自己的孩子时,圣母们也会选择性无视。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支持这个观点,不仅仅是因为长期的洗脑,也因为这是一个能够给人以好处的前提。
推理1: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我是你的父母
我必然爱你
然后可以在“爱”的旗号下为所欲为。
推理2: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我是他们的孩子
他们必然爱我
然后可以暂时忽视伤害,取得内心平衡。
破解:
还是那句话,你父母爱不爱你,你爱不爱父母,你自己感觉是就可以是。
但是你没有资格判断另外两个人之间有没有那种爱。
人心是复杂的,父母也分很多种。
圣母退散。
NO.10 再过几年你就不这样想了
奴性潜台词: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再过几年你就会像我们这样想。
随着年龄阅历的变化,想法改变会很正常。但是,没有人能够断言自己将来会怎么想。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对事物的看法是唯一的,世上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想”,没有“这样想”的人,仅仅是因为时间还不到。
用这句话给你洗脑,是在告诉你,你早晚会像我们一样思考的,还不如现在就听我们的,以此打击你对自己判断的信心。
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判断完全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未来必然会按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世界上又成功地多了一个复制品,然后这个复制品会继续去劝说别人。
破解:
(是不是有点恶毒?)
再过几年人还会死呢。 本文来源:千趣
|
||||
出租大叔 www.jietd.com |
||||
来源:南宁房旅 www.fogolu.com | 提供者:kmokmo | 我要宣传信息:加入收藏夹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按省份进入房旅站点网: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国外 其他 全部站点
Copyright 2008-2030 房旅信息网 Copr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隐私保护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桂ICP备11001896号 客户服务邮箱:656898733@qq.com
网站网址: www.fogolu.com (注:本网信息为网友所发,交易请验清证件,以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