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敬明:创业的成长之痛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2:32 | 3楼 |
人们经常说,文学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在经历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商业化毫无顾忌地在文坛新人身上打上烙印,作为中国文坛进入市场化过程中的第一批获利者和受害者,这些出生在80年代之后的年轻作家,被人们统一贴上“80后”标签,这个称谓的背后蕴涵了太多的希望、诡异,他们享受过这个标签的荣耀,现在又在挣脱这个符号的束缚。 如今,他们已经步入成年,正在发出这个年龄段面对时代的呐喊。可许多人担心,从外部环境到心理贮备,“80后”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是郭敬明? 6年前,他作为高中生,报名参加作文大赛;3年前,他是最畅销小说的作者,并成为福布斯名人榜当年最小的进榜者;2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图书策划工作室;去年,他因网络投票数最高,从陈凯歌手里接过《无极》的改编工作;今年,他在其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的官司中败诉,被判赔偿21万元,却在其博客中坚称“认罚不道歉”。 每走一步,郭敬明都引来众多关注和话题,“一夜成名”“剽窃”“官司”“漫骂与力挺”“开公司”??他的经历似乎涵盖了这一代年轻作家成长过程中可能的遭遇 刚刚判输的抄袭官司似乎没有太多影响到郭敬明的日常生活。 今年7月,郭敬明把运作两年之久的“岛”工作室正式升级为了“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此,他的多重身份里又多了一个文化公司董事长。办公地点也迁到了上海大连路的高档写字楼里。 他在博客里记录了这个转变对于自己的新鲜感觉,“每天早上当我顶着一头爆炸黄毛,穿着牛仔裤T恤和一群西装革履的白领们一起挤电梯的时候,我心里真是充满了无比复杂的情绪??而且刚开始几天楼下保安几次对我欲言又止的表情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带着少年偷做大人事般的得意,可郭敬明已经有了做老板的姿态,他说现在公司已增至8个人,“原则是要坐班——从工作室变为一个公司,自然要变得更规范。” 从写书到做书 “岛”工作室是这个文化公司的前身。每提到“岛”工作室和他们策划的“岛”系列丛书,郭敬明的声音会明显上扬,语速也变的轻快起来。 “岛”工作室成立于两年前的6月6日,由郭敬明的老搭档——春风文艺出版社出资,郭牵头找人组织选题、策划和制作,春风则负责印刷和发行。当时工作室共有5个人,主要策划制作《岛i5land》杂志,计划出12本,目前已完成了7本。这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文学读物,每本定价20元。 郭敬明说,《岛i5land》走的是高端路线。他告诉记者,开始时,只是想每一期能卖到四五万册就好了,而现在每期的销量已达20万册。 在成功地把郭敬明打造成为偶像作家之后,春风文艺出版社做的一系列“青春文学”作品在市场上屡屡得手,这时他们开始考虑新的“青春文学”平台。2004年春节的图书订货会期间,在饭桌上,郭敬明说起自己现在发表作品比较容易,但是很多朋友都很难,因此想建立一个平台,春风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常晶也提到想建立一个新的“青春文学”平台,郭立刻表示很感兴趣,说“那我来做啊,我可以来做一个工作室”。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2:57 | 3楼 |
很快,郭敬明就拿出了工作室的整体运作方案。
4个月后,“岛”工作室在上海成立,开张的日子选在郭敬明生日这天。工作室业务包括杂志策划、平面设计及制作海报等等。 常晶觉得这个全新的合作方式不错,“我们可利用他的人气再揽一些人,也利用他的眼光,因为他知道哪些东西最符合这一代人的口味。”利用郭的的资源和影响力,加上出版社的发行渠道,从未有过的新模式让出版社一方感到兴奋。 从此,郭敬明常常一天只休息3~4个小时。虽然,他挺满意现在兼顾写书和策划经营的状况,但他说,等“岛”系列这12本做完后,就不再做了,因为“对它的尝试已经够了”。 《幻城》是如何“炮制”的 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亲密合作早在2002年就开始。此前,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春风文艺出版社负责青春文学的编辑时祥选编入《2001年中学生最佳散文》。 第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有意在学生中发现原创文学作者,“培养出第二个‘韩寒’”(常晶语),于是,时祥选在回给郭敬明的邮件中问及他的创作计划时,也向其他几个入选“最佳散文”的中学生作者提出了稿约。 郭敬明很快回复了时祥选:“我现在依然在写文章,也在出书。可能在毕业的时候(今年7月)会有书稿写完。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春风文艺出版社是我很喜欢的出版社)。”并在邮件中附上了自己作文的获奖简历。邮件中提到的文章,就是当时正在写的中篇小说《幻城》。郭也是惟一回复时祥选的作者。 郭敬明回忆说,高考临近,为排解压力,他写了这个跟现实完全无关的小说。那时看的奇幻电影、动画、游戏多了,于是有了《幻城》。因为构思时间长,一万多字的《幻城》一两天就写完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小说。8月,高考结束后,郭敬明向《萌芽》投稿,《萌芽》10月号刊出了中篇小说《幻城》。与此同时,郭敬明已经开始写长篇《幻城》了。 小说反响强烈,让郭和《萌芽》都很意外。在《萌芽》网站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幻城》以672票荣膺当月最佳,而第二名只有174票。与此同时,《萌芽》网站上关于郭敬明和《幻城》的帖子越来越多,话题包括:你喜欢《幻城》中的哪个人物?《幻城》改编成漫画怎样?游戏呢?改编成电影的话谁来主演?等等。 《幻城》刊载后,郭敬明也通知了时祥选,时把小说买来,并给出版社领导过目。常晶从这篇小说中发现了郭与众不同之处和可能的市场潜力,“他写的是亲情——兄弟之间的情谊,这是他们这代人中比较缺少的东西,这是一个卖点。另外,他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者,两次一等奖,这又是一个卖点。当时我们想干脆就锁定这个人吧。当时确实在韩寒之后还没有什么新人出现。” 常晶对出版社选择书的思路很清楚:做青春文学,但要意识到读者在成长,要抓住在成长的一代人所关注的问题。而郭敬明的文字让人感觉很忧伤、凄美,不同于韩寒的逆,很符合当时年轻人的胃口。另外,要看他的作品是否跟别人有不同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是否好看。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3:14 | 3楼 |
而《幻城》又有改成长篇的基础。几经商议,春风决定把赌注压在《幻城》上,作为2003年最重点推出的小说。
时祥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郭敬明就长篇《幻城》的出版和一些著名出版社联系过,包括出版他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的东方出版中心,但是都没有被看上。 于是,郭敬明跟春风达成了出版长篇《幻城》的意向,11月,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到上海,与郭签定出版合同。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郭留给时祥选的印象很深,“那个时候觉得他很瘦弱,个子很小,但是了解了之后就觉得他其实很有能量。他比一般人更有想法和创新的能力。” 在出版界,每年1月有一次全国最大的图书订货会,这是发行书最好的时机,因此春风文艺出版社要求郭敬明必须要在2003年1月以前完成书稿。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是第一次写长篇,感觉特别难以驾驭,心里非常紧张。寝室每晚熄灯后,他就向同学借了笔记本电脑在教室通宵写作。他就读的上海大学实行三学期制,那会儿正赶上学校假期,偌大一个阶梯教室只有郭敬明一个人。他说中间很多次,自己都想到放弃。 小说如期完成了。 常晶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而且还发现,在《萌芽》网站的论坛上,读者急着看《幻城》后续故事。这给了他们信心。当然很多成人反映《幻城》看不懂、看不下去。其实,长篇《幻城》创作是稚嫩的,其结构,尤其后半部分松散,所以《幻城》最终起印数和发行方案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内引起很大争论。 最终春风决定根据订货情况再商议起印数。订货会上的热烈反响出人意料,也促使春风文艺出版社下定决心把《幻城》作为社里2003年的金牌畅销书重点推出,首印十万——这个数字,当时许多著名畅销书作家都望尘莫及。 《幻城》的商业神话 春风文艺出版社为此专门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方案。他们邀请当时青少年文学方面坐第一把交椅的曹文轩为《幻城》写序;专门做了《幻城》的flash;并且专门邀请了文坛比较活跃的评论家,在上海为郭敬明开了作品研讨会。这些举措在青春文学中都属首创,“在这一代人中,恐怕还没有谁能有这么高的待遇呢。”常晶说。此外,出版社制定了详细的各个时期的宣传计划和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发消息、做评论、访谈等等。而社长韩忠良甚至在过年的拜年贺卡中,亲自致信发行商,大力推荐《幻城》。 春风文艺出版社整个宣传攻势划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预热”阶段,以多发消息为主;第2阶段为“热销”阶段,继续宣传,在各地搞各种活动,并且准备加印;第3阶段则是如果出现滞销的预备方案。常晶说,那时国内这样周详的图书宣传还极少见,所以出版社精心准备的新闻稿很受媒体的欢迎,而且“几乎不花分文”。在发行上,他们更是步步为营,“可以说,当时我们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计划,甚至包括每个经销商、每个省、每个店所分到的图书数量,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和销售情况都会有一个配额比。” 作为整个营销策略的一部分,郭敬明至今仍在忙于签名售书。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3:31 | 3楼 |
正是在春风文艺出版社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下,《幻城》的销量节节攀升,目前已经达到了132.9万册。而之前,郭敬明的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首印只有1万册;而另一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很长时间在北京没有找到愿意接受的出版社,只能拿回上海,而这本书的出版是2003年的4、5月份,正赶上《幻城》热卖,销量非常之好。《爱与痛的边缘》也因此再版。
《幻城》的版税是三个月和郭敬明结算一次。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到现在的兴趣之一,还是喜欢去划卡,看又有多少钱进账。 在《幻城》出版之前,春风文艺出版社为了表明打造郭敬明的决心和信心,开创性地和郭敬明签定了“买断”合约,协议的核心是:在他大学四年期间,由春风每年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他的学业补助,而他保证给春风文艺出版社长篇首发权,主题风格不限,四年中至少有一部作品达到出版要求即可。 2003年11月,郭敬明乘胜出击,再次通过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新长篇《梦里花落知多少》,首印就达30万册。至今销量也达到130多万本。2005年《1995-2005夏至未至》起印数是50万册,这样的起印数在国内原创文学出版中可谓罕见。 出名要趁早? 尽管有之后一系列商业机缘,连郭敬明也承认,他的文学成名之路是从6年前《萌芽》举办的的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 郭敬明在四川自贡市第九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陈泽林说,高中学理科的郭敬明一直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也是他的“金童”。因为郭“平时书看的多,对文学的悟性高,文笔新鲜活泼,他的审题角度、表达方式往往会标新立异,在同龄人中,使人耳目一新”。在高中的郭敬明深得语文老师的喜爱。 郭敬明说,吸引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是高一时看到《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全集》,因为“里面的作文观念很对自己的胃口。”错过了第二届的报名时间后,郭敬明对第三届比赛早已卯足了劲。从投稿日起,他就不断把自己的作品寄到《萌芽》杂志社,初赛投稿,别人一般只写一两篇,但他写了五六篇,只要觉得完成的作品还不错,就投过去,一直持续到截稿。 投稿前,他会把每篇文章拿给语文老师陈泽林批改,每两天一次。陈泽林则帮他把前两届作文的题目进行了仔细分析。他告诉学生,“所谓新概念,就是千万不要用传统的方法来写作,一定要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方法。”他还和郭敬明商讨构思和选材。对于参赛的每一篇文章,陈泽林都仔细修改,“结尾、错别字、病句,我都给他一一修改。” 陈泽林认为,以前两届一等奖的水平,郭敬明是可以达到的。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奖去的。” 2001年1月初的一天,郭敬明收到一封落款是《萌芽》杂志社的信,还没拆开他就断定“那肯定是通知我参加复赛的。” 接下来,他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获得全国范围作文比赛的一等奖,第一次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与文学的关系?这次“新概念大赛”的获奖,对郭敬明而言,更大的意义是为他开启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大门。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3:53 | 3楼 |
郭敬明告诉记者,选择再一次参加“新概念大赛”,并没有太多的想法,那时他还想着报考心仪的厦门大学经济专业。第二次获奖半年以后,郭敬明没能考取厦门大学,而只是上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学。 高考失利,令郭敬明非常沮丧,他觉得“如果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成绩会好些。”这时他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应该走作家这条路。 第一次出书的经历,虽然和后来《幻城》的际遇天地之差,但郭当时依然非常兴奋。 这部作品开始卖的并不好。现任榕树下文化出版公司总经理的李寻欢,是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的创始人之一,他回忆,郭的这部作品与其他大部分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选手的书籍销量基本相同,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但郭敬明并未失望,仍然继续写作、投稿。 成名的副产品,独自承受成长之痛 对于出名,郭敬明是在《幻城》签名售书中开始感受到,并慢慢地适应的。 郭敬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次做《幻城》的签售时,很怕下面没人,觉得那会非常尴尬。实际上,那时还是学生的郭敬明,每到周末的签售,都会见到许许多多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在下面为他疯狂地尖叫。 争议、批评甚至谋算,在郭敬明获得名气和金钱的同时,同期而至。 2003年,当《幻城》单行本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行时,网上出现许多网友指责其抄袭日本著名漫画《圣传》的评论。同年1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郭敬明的第二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该月底,媒体即爆出郭敬明涉嫌抄袭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 2003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庄羽告郭敬明抄袭一案。2004年,有媒体因郭敬明的《梦》抄袭之事,拒绝接听陌生电话、拒绝回复短消息而称他开始个人膨胀。 李寻欢向本刊证实,他曾从中斡旋,试图私下解决庄、郭的纷争。那时,他同时操作郭敬明的图文书《刻下来的幸福时光》和庄羽《圈里圈外》第二版。李寻欢建议郭敬明在再版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封面,印上“感谢庄羽的小说给我启发”之类的话,并为即将再版的《圈里圈外》写序推荐,使庄羽再版的《圈里圈外》能够获利,从而放弃诉讼。 经过彻夜长谈,郭敬明接受了李寻欢的建议。但第二天下午,郭敬明又放弃了这个念头,据说“这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意见”。 李寻欢承认,之所以要操作庄羽的《圈里圈外》第二版,因为当时已经有一些关于抄袭的议论,他是看准了这一卖点。而由李寻欢所在公司和21世纪出版社推出的《圈里圈外》第二版,腰封直接打着“郭××就是抄袭这本书”的字样。自此以后郭敬明和李寻欢再没有业务合作。 2004年12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郭敬明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判决郭敬明赔偿庄羽损失21万元;春风文艺出版社停止出版和销售《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对此发表声明,表示不服并将上诉。 同月20日,庄羽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裁决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赔偿财产损失50万元以及精神损失1万元。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房旅会员 | ![]() |
回复于 2009-05-17 12:34:11 | 3楼 |
有自称郭敬明好友,站出来揭露其过往的种种“劣迹”;又传郭敬明因嫌稿酬太低,拒绝为《萌芽》杂志50周年写稿;一批80后作家声称要集体封杀郭敬明;还有人指责他是法盲??
尽管事后,郭敬明在自己博客上,将自己与《萌芽》编辑的MSN对话内容贴出来,以示冤枉,但此时,应者寥寥。 郭敬明在6月5日的博客里,回应了法院对其抄袭案的终审中要求“道歉”的判决,他称自己“不会道歉!金钱、名声,这些东西,真不是那么重要,我都可以给予,惟独道歉,哪怕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也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此举得到他的粉丝的支持,而更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不满和不解。 这个处在风口浪尖的国内最畅销的“80后”作家,以这样近似“不讲理”的宣言,告别了他22岁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23岁生日。他说,这一天收到的最好的的短信是:祝小四(郭敬明的昵称)十八岁生日快乐。
|
|||
[举报] [点评] [回复] | TOP |
按省份进入房旅站点网: 北京 天津 上海 港澳台 河北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延边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广东省 湖北省 广西区 海南省 四川省 重庆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区 新疆区 国外 其他 全部站点
Copyright 2008-2030 房旅信息网 Copr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隐私保护
凡中科技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桂ICP备11001896号 客户服务邮箱:656898733@qq.com
网站网址: www.fogolu.com (注:本网信息为网友所发,交易请验清证件,以免上当!)